方便管理不是铁丝网留存的理由
作者:jianglongsw 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更新时间:2013年03月12日 【字体: 】 
   亚运会过后,亚运城这座超大城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业主,但如今两年过去,亚运留下的铁丝网成为了这里的一道特殊的“风景”。一名业主告诉记者,有了这些铁丝网,居民更加有安全感。当然了,只要铁丝网存在,就给外来者一种神秘的专属领地感觉。如此营造的一种外部效应,甚至可以成为楼盘对外隐性宣传的一部分,即本地是特区式的、保安严密的、不可侵犯的领地。如果你不属于这个地方,敬请绕道而行。
   在草原牧场,铁丝网是阻拦牲口逃逸的工具;在国境线,铁丝网是警告外来者不得入侵的标志。那么在亚运城还存留大量的铁丝网,这意味亚运城依然处于一种非常态的状态。于是它可以随意画地为牢,可以无限地拖延对外开放的时间,可以施工建设的名义拦路,以至于不惜牺牲广州人往来的公交与自驾车的自由。
   真不知管理方有没有想过,在一个城市里头,铁丝网本质是很可怕的一种事物,它不是规范秩序的装水的铁马,也不是引导交通的路标,而是禁区的标志。亚运城当初作为一个引来各国健儿的欢乐场地,让广州人民有机会融入到国际大家庭里。在这种超越国界的理念下,铁丝网确实是规范安全工具,不会引发任何的异议。如今,亚运城角色已经转变为正常化的一个社区,变成广州人一处安居乐业的地方。铁丝网的意义自然发生180度的逆转,变成障碍的化身。
   由于铁丝网路障的存在,公交、私车得不断地绕路,甚至困窘地穿过狭窄的路口,如此方便了当地管理,却无视市政公共利益的状况,是一种私权和公权不分的混乱行为。
   哪里是市政路,哪里是小区路,什么地方该封闭,什么地方必须开放,有关部门是应该出来澄清,给出充分理由,并将一切毫无道理的障碍打通了。亚运城已经和亚运无关了。早就该让小区业主各安其所,让广州人往来亚运村不会真的像跑到一个村里被困住。用法治来建构公私分明的秩序,而不是用铁丝网来无限扩大安全的需要,这直接关乎城市管理的现代程度。
   近日,有市民报料称亚运城自亚运之后,媒体村和运动员村除了常规的铁栅栏,外面还被一层铁丝网牢牢地包围住。围住的并不止小区范围,连多条市政路也被铁丝网围住,甚至完全被封死。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,在市政路设网的行为肯定是需要尽快纠正的,“首要是还路于民。”
Tags:关键词